2020年7月2日上午,由山西省政府办公厅组织“新材料新产品新技术应用推进会暨签约仪式”在太原市焦煤双创基地四季厅顺利召开。王一新副省长出席本次签约仪式,省政府办公厅主任赵光国主持。省国防科工局王亦兵局长、省国资委冯志君主任、省科技厅张新伟厅长、省工信厅马运侠副厅长等出席,省直相关单位和省属国企、高校、中央驻晋企业等相关负责人参加。
本次签约仪式共有28家企业、高校签订12项合作协议,5家企业围绕新材料新产品新技术作推介。
山西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研究所宋慧平教授,“煤基固废制生态修复材料应用技术与示范”技术负责人,作为山西大学代表,与山西大地环境投资控股有限公司代表傅垣洪副总经理签订了“煤基固废制生态修复材料应用技术与示范联合开发协议”。山西大学党委书记符惠明同志和科技处处长李德玉同志见证签约。此次签约,标志着双方合作取得了实质性进展,将进一步推动相关领域的技术水平发展。
目前,全省上下积极营造“六新”产业融合发展的良好氛围,新材料产业是国民经济战略性、基础性支柱产业,是装备和制造业的基石,是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支撑,也是山西转型发展重要抓手。山西大学积极响应省委省政府号召,对接省大型国有企业需求,率先投身固废环境功能新材料研发领域进行产学研合作,对我校技术成果转化,服务好地方经济,助推全省转型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签约背景:
2019年9月,山西大学程芳琴团队联合北京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北京)与山西大地民基生态环境股份有限公司合作,获批山西省揭榜招标项目“煤基固废制生态修复材料应用技术与示范”,项目编号:20191101007,项目负责人:傅垣洪,技术负责人:宋慧平。
项目简介:
针对我省煤基固废产生量大、资源化利用率较低的现状,以及矿区生态修复对新技术、新材料的迫切需求,山西大学程芳琴教授研究团队以我省大量堆积煤基固废为原料制备多孔载体和封闭阻燃环境功能材料,开发了新型高性能的耦合矿区生态修复材料,开展了生态修复材料的矿区生态规模化应用示范,并建立生态修复材料的使用规范及环境风险评估。
本技术利用煤基固废作为原料制备生态修复材料,变废为宝的同时,减缓了环境污染和占地压力,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煤基固废多孔材料与植物-微生物之间有较好的协同作用,能为植物提供基础养分,并促进植物与微生物的共生作用,提高植物存活率,复绿时间缩短,并大幅减少后期养护费用,具有显著的生态效益,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